关于“独家供货”,有很多细节可以拿出来讨论,大家只有理解透彻才会重视它。具体来看,“独家供货”的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四点:
第一,没有价格竞争。如果企业的成本分析能力较弱,“独家供货”会让它失去对供应商价格的合理判断。对于采购人员来说,多个品牌竞争报价能拿到更好的价格;对企业来说,“独家供货”有时不利于成本节约。例如,某个物料只有一家供应商,可能会出现采购或研发人员偏袒这家供应商的情况。
第二,交货风险。“独家供货”的风险更大,供应商的交货可能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果有替代物料,当一家供应商交货困难,可以找其他供应商补充货源。
第三,质量风险。当“独家供货”物料的质量出现问题时,供应商的物料改善工作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甚至也存在供应商没有改善能力的情况。知道质量风险的存在,仍为了解决交货难题选择冒险,会导致公司的口碑越来越差。在多个品牌均可供应的情况下,一旦某个品牌的货物出现问题,可以立即换掉该品牌,快速处理质量问题。
第四,物料停产、供应商“耍大牌”等风险。“独家供货”的物料一旦面临供应商突然停产,或恶意涨价、服务不周等问题,没有替代料方案的企业很难对“耍大牌”的供应商做出有效反击。
也许会有人认为,只要供应商敢“耍大牌”,企业就能换成其他替代料。这个做法看似简单,但实行起来并不容易,如果没有提前做好准备,短期内很难找到合适的替代物料。
除了片状电阻、片状电容等少数种类的通用物料之外,在其余大部分元器件中,不同品牌的元器件都存在差异性。大部分品牌元器件的规格可分两类:一类是可以与其他品牌相互替代的通用规格,另外一类是无法与其他品牌兼容的特有规格。即使核心电性能参数(如额定电压、额定功率)相同,不同品牌元器件的外形尺寸、引脚排布或边缘参数也可能不同。
比如,同样核心参数的某个元器件,假设市场上主要有4个品牌在生产,甲品牌生产的规格有A、B、C三种,乙品牌生产的规格有A、D两种,丙品牌生产的有A一种规格,丁品牌生产的规格有E一种。很显然,这种物料的通用规格是A,如果公司选型时没有选择A规格,而是采用了“独家供货”的其他规格,后面将很难在迅速找到替代料。因此,避免“独家供货”的关键是在选型阶段。
若某种元器件在业内没有通用规格,而企业要求不能“独家供货”,可在设计时考虑兼容性设计,这种设计能让有细微差别的元器件兼容。这要求公司的研发人员在设计时,不能照搬其他公司的模板,在物料方面必须有替代料。同时,也要求研发工程师从设计上来做思考,在公司现有品牌资源基础上考虑新的选型。
虽然前文讨论了“独家供货”存在的风险,但是对避免“独家供货”的控制也要有一定的尺度。我们不能在任何时候都排斥“独家供货”,否则就走入了另一个极端。
如果所选元器件的规格,只有某一家主流品牌厂商能够供应,为了避免“独家供货”去找品质无保障的小品牌做替代,该方式不仅无价值甚至也不利于企业。不好的物料会带来质量风险,这样的替代还不如不替代。
另外,替代也要分程度。就算引进的不是小品牌,由于之前没有合作过,需要消耗公司大量的新品牌认证等资源。如果新品牌只能供应极少数可用的元器件,为这样的替代而消耗相关人员的大量精力并不合算。而且新物料一开始的采购量往往会很小,甚至未来也可能不会有太多的采购量。当然,在不知未来采购量的情况下,任何品牌都能积极地配合。不过,在知道后续采购量不会很多之后,货期、价格、服务等问题就会接踵而至。
还有的情况是:“独家供货”的设计在所有方案中的性价比最高以及只有某个大品牌的独家物料才能满足客户需求,且无法通过更改设计来改善质量问题,此时还以遵循“独家供货”,就是固步自封。
以上的选型方案中考察的核心是——选型的物料是否是公司主流供应商的物料、后续是否有风险。如果是主流供应商的物料,技术质量领先、合作又非常愉快,未来交货、质量、服务等都有较高的保障,或者即使有问题也有能力配合解决,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接受“独家供货”。
特别是,选型的物料是供应商大批量生产的物料,在这种情况下“独家供货”的风险并不大。反而,一味地强调不能“独家供货”,导致技术、质量、性价比止步不前也并不可取。
本文为《国际电子商情》2020年12月刊杂志文章,版权所有,禁止转载。免费杂志订阅申请点击